4月28日上午,“翠苑一區‘民呼我為?協商驛站’揭牌儀式暨‘未來社區建設’專題協商活動”在翠苑一區未來社區建設項目指揮部工棚里熱烈舉行。揭牌儀式后,政協委員和居民代表在“民呼我為?協商驛站”里,開展了以“未來社區建設,我們準備好了嗎?”為主題的首場協商活動,社區居民代表和政協委員、街道及社區負責人齊聚一堂,圍繞傳承紅色根脈、踐行民呼我為理念、注重數字賦能等內容開展協商,大家暢所欲言,共同為未來社區的建設和發展建言獻策。
“煙道漏煙嚴重,隔壁鄰居家做什么飯,整個樓層都知道了,改造的時候一定要解決這個問題?!?/p>
“施工期間經常要停水、停電,對生活影響很大,施工單位能不能商量一下,在集中的時間段同時處理……”
社區居民代表當即提出了困擾已久的煩惱。
“加快項目進度,加強部門之間的協同工作,把對社區居民生活的影響降到最低!”翠苑街道黨工委書記翁建強當場回應。
“建議打破周圍多個小區的行政邊界,一體化設計和運營,同時引入養老、醫療等市場化的服務項目,探索未來社區建設新模式?!?/p>
“數字化賦能是未來社區建設不可缺少的一環,我們正在探索以區縣為核心單元,通過資源整合降低未來社區數字化建設成本?!?/p>
“要從共治共享的角度考慮未來社區的建設及管理,充分發揮社區居民的主人翁意識,讓他們都主動參與到社區的日常管理中來,比如疫情常態化管理下的志愿者招募……”
區政協委員則結合自身的專業特長,從不同的角度為翠苑一區未來社區的建設出謀劃策,翠苑街道相關負責人對委員的建議一一作出針對性的回應。這場開在建設工棚里的協商會,不僅聽到了群眾的呼聲,也議出群眾的期盼。
西湖區政協長期注重基層協商平臺的建設,目前,12個鎮街已實現民生議事堂全覆蓋。為進一步推動“民生議事堂”向基層延伸,區政協整合載體資源,在條件成熟的村社、平臺園區和商圈樓宇建立“協商驛站”,逐步構建1+12+X的協商體系,切實擴大群眾參與協商議事的覆蓋面,推動政協協商與基層協商的有效銜接。
今年,區政協將進一步深化“民生議事堂”平臺建設,注重將“民生議事堂”建設融入西湖元素,突出重點、彰顯特色,打造一鎮(街)一品牌。打造6個重點陣地,在鎮街層面,打造“民生議事堂?幸福圓桌會”“民生議事堂?留下真言”“民生議事堂?慧聚三墩”3個特色“民生議事堂”子品牌;在村社層面,打造“民呼我為?協商驛站”子品牌;在平臺園區層面,打造“助企惠企?協商驛站”子品牌。
“下一步,西湖區政協將通過陣地建設提量擴面、協商議事提質增效、品牌培育提檔升級,推動政協協商向基層延伸下沉,進一步暢通基層協商“毛細血管”,推動我區政協“民生議事堂”平臺建設走在省市前列,為助力高質量發展建設共同富裕示范區的首善之區貢獻政協智慧和力量?!眳^政協主席葉澤表示。(通訊員 郭笑啟 本站記者 張潔君)